我的优质阅读源有哪些?

前言

如今,你在网上能接触到的信息太多了,根本看不过来。

以前遇到问题时,我们都会习惯性地打开搜索引擎。现在“某度一下”,搜出来的内容,有一半以上不堪入目。屏幕上看到的搜索结果,即便不是广告和垃圾内容,你也觉得很茫然:到底哪一条内容是真实、可靠的?

所以,现在问题很明显了:

找到信息源不难,难的是怎样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源,以及怎样辨识它们

这里涉及到一个词:搜商。「搜商」即「搜索能力」。

「搜索能力」被称为仅次于智商、情商的第三种能力。高的搜商意味着高效的信息获取能力。

如何提升搜商,这个我暂时给不了你答案,这和一个人的信息敏感度有关。但从另一个角度讲,如果你平时获取的信息源相对优质,那么,你辨别信息的能力也不会太差。

今天这篇文章,我就告诉你我的一些优质阅读源。注意,「阅读源」是属于更深刻、更有营养的「信息源」。

阅读源一:优质的公众号

我相信,不少人应该跟我一样,有过这样一段经历:一旦发现某篇文章写得好,就马上关注他的公众号。

我以前关注过五六百个公众号,但后来发现,同质化的内容太多了,于是清理掉了一大批,现在我关注的公号数量,只有几十个了。少即是多。

关于写作的初衷和看法

写作的初衷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分享和输出,这才是写作的原动力。我在写公号之前,已经默默无闻地写了好几年的技术博客。影响力或者变现,应该是水到渠成或者锦上添花的事情。如果搞反了,就和营销号无异了,这种情况,不仅让自己走偏,也误导他人。

写作的根源是思考,我们一定要写出“对别人有用的东西”,因为这是写作的终极技巧。

写作即使最终没有变现,也不该怨天有人。因为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

有的作者,肚子里没多少货,更新倒是挺勤快,同样的内容反复讲。这个时候,需要思考一个问题:能不能写点不一样的?

有的作者,还没写多久呢,就想着怎么变现,怎么提升写作技巧,想着法子在朋友圈推广自己。这显然是路子不对,我也只能用一句话作为告诫:人若无名,专心练剑。

有的作者,前期积累的时候,内容质量很高,可一旦做大、有了影响力之后,增长便停滞了,写到最后,无非就是:蹭蹭热点、搞搞营销、打打广告、割点韭菜。

有的作者,通过写作获得了巨大的好处,于是奔走相告,到处宣讲写作的好处,再开个培训班。但写作并不是适合每个人的,写作的初衷我在上面已经说了,还是不要误人子弟的好。

还有的作者,通过写作实现了财富自由,然后推出各种付费圈子。好的付费圈子,当然是有的(我也加入过一些),但毕竟是少数。恰好我今天看到网上的一段话,虽然有点过激,但很应景:

学习固然重要,但是即使你交了钱也没人会愿意把真相告诉你。因为这些人都知道世人的德行,宁愿听一万句假话也不会听一句真话。愚弄你还有人感谢,还能赚到不少钱,但是说真话不仅没钱赚还会被视为怪物。所以说,别人为什么要说真话?

我只想强调一点:很多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,所以你一定要辩证性地看待成功这件事。也许,那些能挣到钱的很多人,都是教你怎么挣钱的人。

推荐几个优质的公众号

尽管公号里的文章,同质化和洗稿的现象很普遍,但不可否认的是,公众号的内容生态还是很成熟的。我在网上看到的十篇优质文章中,大概有七篇是来自公众号。

很多内容平台,他们不仅会在自家的网站上发布内容,也会把优质的文章同步发到公众号上,或者被其他公众号转载。

所以说,你通过关注各种公众号,获取到的内容已经足够丰富了。

这里,我推荐几个我觉得不错的公众号,他们虽然算不上大V,但追求独立人格、不迎合,且文章质量上乘。

  • 公众号: 扯氮集

此公众号的作者魏武挥老师,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。他写的文章批判性较强,对当下的互联网和新媒体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。值得一看。

  • 公众号: 土摩托看世界

土摩托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专栏记者,很擅长写有趣的科普类内容。他的书籍《土摩托看世界》目前一共有三本,也值得一看。

  • 公众号:王信文

王信文是莉莉丝游戏公司的CEO,公号上的内容以创业、职场和思考为主。王信文从2018-02-21开始,坚持每周四更新,中途没有一周间断过。刚好更新一年的时间,就停更了。他以后会怎么发展我说不准,但这种如此追求品控的执行力,很难得。

  • 公众号:千古壹号

这位作者写的内容比较干货,所以很难传播。但无论如何,他坚持不蹭热点、不做标题党、不搞营销(主要是不擅长),而且经常不小心写出万字长文,宁愿写得慢,也不凑数量。这些原因,导致这个公号目前为止还非常小众。如果你身边有认识的在读大学生,或者初入职场的伙伴,不妨把这个公号推荐给他们,或许能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。

我们需要经常关注的公众号不需要太多,我认为数量控制在20个以内足矣。还是那句:少即是多。

像读一本书一样,去读公众号

有的公众号,你可能会有这种印象:偶尔会有一两篇比较好的文章,但其他的大部分文章却很一般。这种类型的公众号要不要关注呢?我觉得没必要关注,看看好友分享的朋友圈就行了,否则太耗费注意力。

我在上面推荐的几个公众号,他们的历史文章都值得读一读。说到这里,我提一个建议:

像读一本书一样,去读公众号。

很多公号文章,喜欢追热点、博人眼球。这类文章虽然更容易获得流量,但写出来的东西太浅,且未必真实。

这个时候,你如果瞄准某一个优质的公众号,一口气看完他的历史文章,你一定会有一种如获至宝的奇妙感觉,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我们太需要这种感觉了。

公众号看历史文章的体验很不友好,比如我今晚好不容易翻到「小道消息」在2012年的文章,看的津津有味;明早打开微信,要想继续看2012年的文章,又得翻到手酸。

如此一来,大家都不爱看旧文了,都只看最新的。这种状态,很不好。你要知道,有些号主的早期文章,写的比现在好多了。他们早期一直在持续输入并输出;可做大了之后,基本没有输入,只有套路。他们慢慢变现,直到完全商业化。

因此,对于那些优质的公众号,我们可以从他们早期的文章开始,集中精力看一看。直接在公众号里看显然不太合适,体验太差。那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呢?我提供三个方法:

方法1:通过「微信读书」APP查看公众号的历史文章。你可以打开「微信读书」APP,在搜索框里搜某个公众号的名字,就可以直接进入阅读了。这种阅读方式,至少可以让你在「边看文章边微信聊天」的时候,阅读体验不会受到太大影响。

方法2:文章导出。有些会爬虫技术的读者,会抓取公众号的历史文章,导出到本地。但这种方法,大部分人可能还不太会,我就不具体展开描述了。我只是告诉你,这种方法确实可行。

方法3:看公众号作者的书。部分号主会把他们之前的公号文章,整理成书籍并出版。比如说,公众号「caoz的梦呓」的作者,出了一本书叫《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》;公众号「馒头说」的作者,出了一本书叫《历史的温度》。这些都是比较成功的例子。

总之,你只要有这种深度阅读的打算,总会想到办法的。

公众号的局限性

你千万不要以为,公众号里的内容代表了全世界。公众号也有它的局限性。

首先,公众号是「去中心化」平台。意思是,官方不会直接推荐各种公众号给你。对于一个不做任何宣传的公号作者来说,他的公号就是一座孤岛。与此相反,微博是典型的「中心化」平台,打开微博首页,会吸引你关注各种东西。

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。「去中心化」的方式虽然避免了很多信息噪音,但也很容易让我们陷入「信息茧房」。信息茧房的意思是:

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。只关注感兴趣的内容,却忽略不感兴趣的内容。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“茧房”中的现象。

而「中心化」的方式,则依托于平台方的推荐机制。如果推荐算法设计得好,能让我们发掘不少有意思的内容。但这里面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,意思是,不管你发的是广告还是其他内容,只要钱给的足,就给你上头条、上热搜。像“今日头条”、“抖音”这种APP,则更容易让你陷入信息茧房:你越是喜欢什么,就越给你推荐什么。

其次,公众号的生态很封闭。封闭的环境,有利也有弊,最大的弊端是:无法被开放的互联网和搜索引擎检索到。这也就意味着,我在一周前写的文章,再过三年,阅读量依然不会有太大的提升。

另外,公众号的舆论管控很严格。瞎说大实话的公众号,被封了很多。

所以说,你只关注公众号的文章,是完全不够的。我们继续往下看。

阅读源二:「得到」APP

目前为止,我认为国内网络上最优质的内容不在公众号上,而是在「得到」APP上。

「得到」APP由罗辑思维团队推出,是一款知识付费产品。也就是说,上面的绝大部分内容,是需要花钱才能看到。

说到这里,不得不提到「知识付费」这个概念。

关于知识付费

从2015年年底开始,「得到」APP的创始人罗振宇,会在每年的12月31号主讲一次跨年演讲,主题为《时间的朋友》。罗振宇发愿:跨年演讲要连办二十年。

每次演讲之后,“知识付费”这个话题都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。有人说知识付费是割韭菜、贩卖焦虑。

但我认为,知识付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。我如果喜欢一本书,我会花钱买来阅读。如果我觉得网上的付费内容讲得好,我也愿意花钱买。道理是一样的,只不过内容的载体不同。

如果你在网上发掘了免费的好内容,自然是可喜可贺的事情,但免费的内容如果完全不挣钱,则一定不会长久,它要么靠广告挣钱,要么变着法子做各种导流。

付费内容的好处是,读者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进行筛选。如果付费平台或者创作者是可信的、权威的,那么,他们推出的付费内容,一般不会太差。

我最担心的是,有些读者几乎没有分辨能力,误认为“付费的内容一定比免费的好”,当他看到感兴趣的内容需要付费时,毫不犹豫得花了钱,点进去之后却后悔了。这种网络小白,我觉得活该被割韭菜。如果只是花点小钱买教训那还好,吃一堑,长一智。

关于「得到」APP

我之所以单独推荐「得到」APP,是因为上面的付费内容(尤其是付费专栏),整体质量都非常高。

2017年5月18日,得到APP公开了《得到品控手册》,这个手册的作用在于“把经验流程化”,让我们了解到知识生产者的心法和方法。

(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「得到」,也可以看到这本手册。)

如果你对某个领域的话题感兴趣,找到对应的付费专栏,直接下单吧,基本不用犹豫。

在「得到」APP上看哪些内容?

目前为止,我认为「得到」APP上最有价值的内容是“付费专栏”,其次是“每天听本书”

前几天,罗胖儿在北京举办了得到2019春季知识发布会,发布了全新的“得到电子书”体验。这场发布会上提到了一个特别强大的功能:

在得到App的首页,输入任何关键词,都可以搜索到所有库存电子书的内页。

如果这个功能做得成熟了,这将是一项宏伟的工程。得到现在需要做的是,尽可能多的扩充电子书类目。如果通过得到团队的努力,推动更多的纸质书电子化,那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。

鉴于「得到」上目前的电子书还太少,所以这个搜索功能暂时还不太实用。我们还是先说回“每天听本书”和“付费专栏”。

“每天听本书”是一个付费听书栏目,你可以花五块钱听别人讲一本书。这个功能要不要用,看个人习惯。我暂时听得少,因为我平时基本都是在kindle上看书。

“付费专栏”才是精品中的精品。

我们平时会在网上关注各种所谓的“大佬”、“大V”,虽然这些人很有影响力,但其实,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并没有什么成就,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,充其量只能算个“网红”。

但是得到APP“付费专栏”上的作者,那才叫真正的“大师”,他们中的随便一个人,都是所在领域的权威。尤其是以吴军、万维钢等老师为首,可以称得上是顶级大师。

在此,我推荐一些个人认为不错的得到专栏。我平时主要关注的是“科技互联网”和“经济金融”类的话题,以下推荐,仅供参考。

吴军的专栏:

吴军老师的成就我就不多说了,亲们可以自行查阅下。在出专栏之前,吴军老师写过六本书:

《浪潮之巅》、《数学之美》、《文明之光》、《大学之路》、《硅谷之谜》和《智能时代》。

如果你对互联网科技类的话题感兴趣,一定要读一读吴军老师的书。我们平时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人所谓的“原创言论”、“原创观点”、“新名词”,其实在书中早有答案,好几年前就已经讲透彻了。

吴军老师在得到上的专栏内容,涉及领域也非常广泛,是我最为推荐的专栏。

万维钢的专栏

论逻辑思维能力,我只服万维钢老师,他擅长用理工科的思维看世界。他以前写的那本书《智识分子》,是我满分推荐的书。

万维钢老师以前是搞科研的物理学家,写文章只是业余爱好。他在得到上开了第一期专栏之后,由于太受读者欢迎,2016年,他索性从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辞职,全职写作。实在佩服。

薛兆丰的专栏

每个人都需要懂一点经济学。一个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可以非常成功,但要理解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,还需要学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。要做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明白人。

薛兆丰的得到专栏,销量快突破40W了,是得到上最受欢迎的专栏,可见经济学的受众群体是多么广泛。

但你别以为看了薛兆丰的专栏,就算是入门经济学了,你距离经济学入门,还差十万八千里呢。我觉得这个专栏最大的作用是:让你对经济学产生兴趣。

「得到」APP上的专栏都值得看吗?

得到上的专栏,并不是每一个都值得看。我做两点提醒:

  • 首先,价格在98元以下的,大多不值得看,因为篇幅太少,讲得太浅。我试读过几篇,不是很有吸引力,还不如别人公众号上写得好。建议亲们选择99元及以上的专栏,内容比较系统,可以当成书来看。

  • 其次,并不是每一个99元及以上的专栏都值得看。我看过一些199元的专栏,说实话,内容质量挺一般的。但具体是什么专栏,我当然不能点名道姓了,需要读者们自行分辨。

以上两点,纯属我的个人看法,仅供参考。而且,这些看法只是针对当下情况,说不定以后会涨价呢。

最近,得到平台上陆续推出了各种领域的专栏,包括:医学、天文学、政治学、历史、艺术等。我感觉到,“得到将成为中国最好的知识服务商”越来越有戏了。

网络上其他的知识付费产品

目前除了得到APP之外,网上还有两款知识付费产品做得还不错:一个是「知乎live」,一个是「喜马拉雅FM」。但上面的内容鱼龙混杂,到底哪个好,需要读者们自己分辨。

这两款产品的共同点是:官方只是提供平台和连接,不提供内容,具体的内容是由各路大V自行制作的。质量到底好不好,只能看大V们各显神通了。

总结

有的人可能会说:“一个专栏199元,这也太贵了吧?看一篇文章花一块钱?我看完一篇,好像也没收获啥呀?”

我认为应该这样想:假设某个专栏有200篇文章,价值199元。里面至少会有50篇文章是值得你看的。这样来算的话,一篇好文章价值四块钱,想想也是挺划算的。

一个199元的专栏,累计至少需要看30个小时,相当于六本书的体量了。

就算你把得到专栏上的内容都看完,这些阅读量也是不够的。况且,并不是每个专栏都讲得好,并不是每个专栏都适合你。我们继续往下看。

阅读源三:优质的书籍

要了解知识的本源,还得看书。看书才能掌握得更系统、更全面。

看书的作用

可能有人会说:“看书到底能起什么作用?”

对于这个问题,我可以换个角度给你解释。

你平时肯定会看公众号文章吧?有的公众号文章,写的还很长,动辄一万字,如果写的足够好,你肯定也有耐心读完。

就拿我自己这个公号来举例,总会有读者喜欢我写的内容。假设我告诉你,我明天开始出书了,而且书上有很多内容是你之前没看过的,你肯定会有动力买我的书吧?我在哪里写不重要,重要的是,你想读我写的内容。

所以还是回到我在上面说的,书只是知识和信息的其中一种载体。你的目的是阅读好的内容,如果价格合理,并不需要考虑内容到底是在什么地方。

关于看书的作用,我觉得土摩托的一段话说的特别好:

非虚构类书籍大致可以分成三类,第一类是告诉你一些你以前不知道的事情,第二类是教会你一些你以前不具备的技能,第三类是改变你一些陈旧甚至错误的世界观。

电子书让阅读更方便

还有人说:“书买回来之后,搬家的时候很麻烦,而且不方便携带”。

我觉得这个理由不成立。现在很多好书都有电子版的,随时随地,想看就看。电子书的价格也不贵,一般在20元以内。我自己的做法是:

在亚马逊上购买kindle正版电子书,然后在kindle阅读器或者kindle APP上阅读。

如果你不想买kindle阅读器也可以,买完书后,在手机上安装 kindle APP,就可以直接阅读kindle正版电子书了,很方便。

最近,我发现使用「微信读书」APP的人越来越多了,上面有很多优惠,阅读时间越长,优惠力度力度越大。

当然,如果是非常好的书,我还是建议电子版、纸质书都买一份。

看书时遇到的坑

如果你问任何一个热爱阅读的人,看书遇到的最大的坑是什么,他们的回答一定是:

看了很多烂书。

两年前,我教大家通过「豆瓣读书」的评分来甄别烂书,当时我是这么说的:

我一直是豆瓣的重度用户,但这两年我发现,豆瓣读书上的评分也有些不太靠谱了。尤其是一些新书,已被水军攻陷。

建议亲们读两类书:

  • 第一种是名著。比如《围城》、《三体》、《人类简史》等。名著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时。名著的评分还是比较可靠的。
  • 第二种是名家的书。这种书的作者,一般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很有研究。比如吴军的书,比如与巴菲特有关的书。

如果不介意的话,你也可以在豆瓣上搜索用户“千古壹号”关注我。我看过的书会在豆瓣上做标记,我打过的四星、五星的书,都是值得推荐的。

推荐几位作者的书

我之前看过一篇采访陆奇的文章:《十问陆奇:大部分人只看眼前,而忽视把时间投资在更大的成长机会中 | 尽情来问 x YC中国

这篇文章中,有这样一段对话:

问:“对您人生影响特别大的三本书是什么?”

陆奇答:“对我影响重大的文字作品,尤其是那些影响了我思考方式的,通常更多的是作者,而不是单本书。在人生的不同阶段,有一系列不同的作者对我有深刻的影响。”

是啊,在选择好书的时候,我们更应该去关注作者,而不是关注单本书。

这里,我推荐四位作者的书,他们的每一本书,你都值得一读,毫不夸张。这四位作者是:

王小波、吴军、村上春树、 东野圭吾

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,能看完他们四个人的书,已经非常了不起。看几本他们的书,我相信你会找到阅读的乐趣,那个时候再来讨论“阅读是否有必要”这个话题吧。

如果你觉得太多了,那就推荐两位作者:王小波和吴军。如果你还是觉得太多,那…我也没辙。

其它阅读源/信息源

公众号、得到APP、和书籍是我平时主要的阅读源。除了这三种,难道我就不看别的了吗?当然不是,网络上还有一些其他的阅读源和信息源,虽然我关注的时间不多,但不可否认的是,我身边用的人还挺多的,所以我也简单提一下。

新闻客户端

建议大家偶尔还是应该看看新闻。千万不要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顾刷抖音”。了解一下国家大事、实事新闻还是很有必要的。首先是为了了解周遭世界,其次,吃饭闲聊的时候也有一些谈资。

目前来看,用户量最多的新闻客户端主要是这三个:腾讯新闻、网易新闻、今日头条。

还有一些比较小众的新闻客户端,也不错。比如:澎湃新闻、凤凰新闻、ZAKER、天天快报等。

如果你需要看新闻,安装其中一个新闻客户端就行了。

另外还有一个资讯软件我可以推荐下,名字叫「好奇心日报」,颜值比较高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很多新闻追求的是热点、广告和点击量,哪还管什么真相和事实。此时,我想到了阮一峰的一篇分享:

所有你听见的都只是观点,不是事实;所有你看见的都只是视角,不是真相。

80%的人分不清观点和事实。

知乎

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文章点评说:“知乎大V出走了”、“知乎大V又出走了”。

我也问过我身边的一些朋友,问他们为什么不用知乎,他们普遍的答案是:知乎的喷子多、软文多、营销多等。

尽管存在以上问题,但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:知乎上的作者和内容,平均水平是非常高的。

我在前面说过,我看过的10篇优质文章中,有7篇是来自公众号。

而剩下的3篇中,有2篇是来自知乎。

知乎上的内容很丰富和多元化, 假设你平时不看公众号, 只看知乎,你也能通过知乎发掘不少优质内容。

从另外一个角度讲,就算知乎大V出走了,依然会有更多的小V慢慢进阶为大V,这反而让普通作者有了更多的曝光机会。

我以前写文章只在公众号上发布,但直到最近一段时间,我才意识到知乎的重要地位,所以我也陆续把我的旧文备份到知乎了。你在知乎搜索用户「千古壹号」就能找到我。

任何一个平台,如果发展地越好,不良内容也会越多。因为你喜欢它,不怀好意的人当然也喜欢它。只不过,你如果不喜欢一个公众号,会直接取关,它就不会出现在你的视野。但是知乎是属于“中心化”推送机制,不可避免地会有劣质内容主动出现在你的视野,所以你一定要提高辨识能力,不要被忽悠、被骗钱。

微博

微博本身是属于开放的社交平台,但它同时也是最适合看「娱乐八卦」的地方。

就算你写的内容再好,也得把真知灼见变成段子讲出来才会有人看,微博的氛围就是如此。

我认为,平时了解一些娱乐新闻,还是挺有用处的。你不知道,女人对八卦的需求是多么强烈。打入女人圈,就得靠八卦。

等哪天你认不出电视里的那些小鲜肉娱乐明星,说明你已经在慢慢变老了。

如果你觉得微博上的广告太多,不想用微博的话,我倒是有个小建议。你可以安装「微博国际版」APP,无广告,更纯净。我偶尔点开看看,关注一些大V的动态,还是挺有意思的。

热点资讯从哪里看

就算你平时不看知乎,不逛微博,但你至少应该了解一些「重要的热点资讯」,这是很有必要的。

看热点资讯,我推荐两种方式。

  • 方式一:知乎热榜

打开知乎APP,切换到「热榜」Tab就能看到了。每天的热榜一共有50条。但我认为,一般只用看前10条就够了。后面的内容,基本不是热点。

那些不是热点的内容,是怎么上榜的呢?有可能是引发了大量网友的热议和探讨,也有可能是花钱买的。花几万块钱就可以上榜,都是真机手动操作,根本不算作弊。

  • 方式二:微博热搜榜

打开微博APP,直接点击搜索框,就能找到了。

英文文章

我目前确实很少阅读国外的信息源,不过,我猜大部分同学应该也是这种情况。所以,这里推荐几个折中方案:

1、有些国内的大佬们经常看外文,我们可以关注他们的动态,比如「阮一峰」的每周分享。

2、有些平台会推荐优质的国外文章,比如「湾区日报」,每天推送5篇优质英文文章。

3、与此同时,尝试提升一下英语水平,刻意练习英文阅读能力。

总结

有人说,公众号的打开率低、知乎的软文多、微博的喷子多。诺大的中文互联网,就没有一片阅读的净土么?

你这么想,是不对的。任何一款软件产品,它首先是具备商业属性的。一个产品如果不能盈利,就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,因为它浪费了人力和物力,它们原本可以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。那些纯粹的、理想型的APP,最后都渐行渐远了。

最后一段

我在阅读优质内容源时,时间的分配比例大概是:

  • 40%:优质书籍。

  • 20%:优质公众号。

  • 20%:得到APP。

  • 20%:其他(知乎、微博、其他网站等)。

庄子说:“吾生有涯,而知也无涯”。听起来好像是要人们不断去探索新知识,学无止境。但后面还有一句:“以有涯随无涯,殆己”。意思是,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而知识是无穷的,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,徒劳而已。

希望在我的建议和倡导下,你能够拥有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。

最后,我们来做一个小互动,如果你关注了一些「小而美」的公众号,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,最好是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。别藏着掖着,分享是一种美德。

相关文章:

  • 电子书有哪些格式

  • 那些所谓的自媒体大咖们

  • 罗辑思维

本文于2019-04-30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「千古壹号」。欢迎有心人关注,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

留言相关

阅读英文:

说的太对了。我目前确实很少阅读国外的信息源,所以不好意思写上来。

不过,我猜大部分同学应该也是这种情况。所以,这里推荐几个折中方案:

1、有些国内的大佬们经常看外文,我们可以关注他们的动态,比如「阮一峰」的每周分享。

2、有些平台会推荐优质的国外文章,比如「湾区日报」,每天推送5篇优质英文文章。

3、与此同时,尝试提升一下英语水平,刻意练习英文阅读能力。

参考链接

关于读书的作用。

十问陆奇:大部分人只看眼前,而忽视把时间投资在更大的成长机会中 | 尽情来问 x YC中国:[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kIqjmFc6TZwgSzpXPe5YPQ]

阮一峰的文章:为什么你应该停止阅读新闻

Zac的文章:像读书一样去读公众号

分享几个适合新手网上赚钱的兼职:[https://www.lazyman.vip/2019/04/20/%E5%88%86%E4%BA%AB%E5%87%A0%E4%B8%AA%E9%80%82%E5%90%88%E6%96%B0%E6%89%8B%E7%BD%91%E4%B8%8A%E8%B5%9A%E9%92%B1%E7%9A%84%E5%85%BC%E8%81%8C/]

公众号的价值观:[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jofHeEzG77NtGMQ0NNU3lg]

魏武挥的文章

横评信息流广告市场5大头部玩家:百度、头条、腾讯、360、微博:[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Go2h1JlE6vipWUnUgYJQOg]

微信群自我介绍
【昵称】千古壹号
【城市】深圳
【公号名称】千古壹号
【公号介绍】求真务实,分享代码之外的技能。目前1W左右关注读者
【提供资源】1、对有价值的信息源,敏感度较高,过目不忘。2、对GitHub的写作有些经历和感悟。
【需求资源】学习交流。

Author: 千古壹号
Link: https://www.qianguyihao.com/post/2019-04-30-content/
Copyright Notice: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.